二、建設創新型校外實習基地的意義
1.建設校外實習基地是保證學生進行實習的基礎。校外實習是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的重要教學環節,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具體的生產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紐帶。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及時運用到生產中去提供了重要機遇,而且通過實習也可以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或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也是國家教育發展綱要的要求。
2.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有助于提高就業率。近年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許多水產企業受此影響,也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問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要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一方面要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選擇就業的機會。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實習,企業對這些實習學生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學生也了解實習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管理水平和待遇問題,這就為雙方架起了相互溝通的橋梁,所以學生很容易在實習企業實現就業,企業也愿意不經過試用期錄用他們,特別是一些水產行業中龍頭企業和上市企業。另外學生通過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可充分了解行業內的人才需求狀況,從而掌握了更多的就業信息,擴大了就業機會。
3.校外實習基地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途徑。水產養殖學科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具有一定的生產實踐能力,而校外實習基地是比較理想的鍛煉場所,除了給學生提供了生產操作的機會外,也可提升專業教師的把業務知識具體應用到實際生產的機會,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專業課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實習,也了解了水產養殖行業的生產情況,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教學內容,進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獨立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迅速提高,能夠較快地推進產、學、研、管結合,能夠根據企業和教學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和熱點,準確地確定研究性課題。
4.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優越的育人環境。校外實習基地企業首先為學生實習提供生產實踐環境,使學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的生產運營有機結合起來;其次還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實習環境,在組織領導上,組建由職業素質好、知識水平高,有扎實專業技術功底的各類專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現場講授水產養殖生產流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采用輪換工種實習與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實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