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005年9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
主要承擔南美斑潛蠅、煙粉虱對蔬菜的危害的科研工作,參與馬鈴薯晚疫病、作物生防菌等蔬菜病蟲害的科研工作。
在核心期刊《江西農業大學學報》以第一作者發表一篇文章《寄主植物對南美斑潛蠅羧酸酯酶及乙酰膽堿酯酶活力的影響》。
由于工作需要,經常深入基層指導農民生產活動,對基層農民的需求、農藥化肥的銷售渠道以及植物保護相關政府系統的運作有一定的了解。
作為主要技術人員,組建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所務辦公網;編寫了《蔬菜病蟲害數據庫查詢系統》;為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員網站添加《病蟲害遠程診斷系統》
2003年12月開始,擔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團支部書記,多次成功組織活動。2004年度,在我的帶領下植物保護研究所團支部被評為福建省優秀團支部。
2001年暑期,為南京紅太陽集團公司調查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霞浦縣三縣市的農藥市場情況,最終提交一份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