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979:湖北省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同年9月分配到英山縣農業局植保站工作。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1980-1987:在楊柳區農技站工作,主要 從事雜交水稻試驗、示范和雜交水稻制種工作。1988-1996: 調到英山縣種子公司擔任副經理,分管種子生產和試驗示范工作。在此期間,三次編寫《英山縣種子生產試驗示范資料匯編》,制訂《雜交水稻制種技術要點》、《種子質量保純方案》,到基地村落實種子生產任務,培訓農民技術員。 1997-1998: 調農業局任糧油股長,組織各鄉鎮農技站進行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小麥、油菜等作物新品種、新組合、新技術進行示范工作。 1999-2005: 任農業局副局長,分管技術推廣和鄉鎮農技站等項工作。抓茶葉生產,2001年申報《全國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項目,2002年通過農業部驗收; 2001年5月份參加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在哈爾濱市舉辦《全國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生產管理高級培訓(研討)班》學習:扶持長沖茶場、屏峰茶場、烏云山茶場等企業按綠色食品生產的要求,生產綠色食品茶葉,獲得國家認證;編制《英山縣種植業“十五”計劃及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報告;組織農技專家編印了《英山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防治掛圖》8萬份,全縣農戶每戶一份;組織鄉鎮農技站的干部進行高山反季節四季豆生產試驗示范,并獲得成功;編寫《春、秋播生產意見》及《春、秋季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資料》等工作,為縣委、縣政府當好農業參謀。 2006:退到二線,仍繼續編寫《英山縣農作物春、秋播種和田間管理技術一覽》、《農作物主要病蟲防冶技術一覽》、《農作物田間雜草防治技術一覽》、《主要農作物配方施肥技術一覽》和《化肥、農家肥有效成份含量一覽》.上述五個一覽是我三十多年來的工作結晶,指導農業生產也非常實用。 2010-2011:武漢隆?缔r業發展有限公司聘任為總農藝師,2011年籌備湖北金湖農作物研究所,聘任為所長。在此期間,一是認真搞好水稻、棉花、玉米、油菜等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工作。二是為都市農業綠色食品——瓜菜生產摸索經驗。南瓜、西瓜、香瓜、甜瓜大面種植技術,黃瓜、四季豆雙季套種,辣椒、番茄、葉菜類、塊根塊莖類蔬菜生產。三是發展鋼管大棚25座,面近20畝,用冬春季蔬菜生產。
|